<
g55n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57节
    【第107章第107章我这次想吃笋干老鸭煲】

    沈春花眼疾手快的拉住要跟着一起进去的泥猴,“没看见人呐?叫舅妈!”

    林书超小嘴一咧,笑的非常公式化,“舅妈好,舅妈吃了吗?舅妈要不要一起吃一口……”

    “好了好了,你还是进去吃饭吧!”沈春花没好气的给人赶进去了,然后抱歉的看向钟慧,

    “不好意思啊,我就说,这散养的孩子没什么样子……”

    “挺好的呀,活泼可爱的。”钟慧倒是羡慕的紧,自己儿子再过个两三年是不是也会这么皮实,自己要是回去了,就也能看着他一天天长大……

    钟慧默默捏了捏拳头,然后就赶着和沈春花道别了,“三姐,今天真是叨扰你了,害你都没午觉睡。”

    沈春花摆摆手,“没事,本来就不怎么睡的,你看我婆婆她们也才回来,……那我就不送你了,回去路上自己小心点。”

    “诶,那我先走了。”

    ……

    等沈春花再回屋,堂屋里那一老一小早就一人一个红薯下肚了,现在正在啃沈春花这两天新做的白馒头呢。

    “你俩慢点吃,小心噎着!”

    沈春花赶紧给她俩倒水喝,林国庆开了门也出来了。

    “弟妹走了?”

    “嗯,走了。”

    “那你小弟真要去倒插门了?”林国庆刚才在里面边看孩子睡觉,边偷听人说话,听得不亦乐乎,这会儿摸着脑袋开始想分析这事儿,

    “那以后你们家就俩孩子在这里了,我估计你大哥得为着你爹妈的事儿找你来着。”

    沈春花冷笑一声,“找我干嘛,有本事先把你家给的175块钱彩礼拿来呀!不拿来说破天了我就是去哭个丧!”

    沈家那堆糟心事她一点都不想沾,钟慧来找她聊这事儿,她其实也完全可以不管,就算她不说,最后估计也会回去。一是想着对外能交好一个是一个,而是钟慧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能推一把推一把,早点安下心来备战高考也是好的。

    至于沈来财和钱莱儿,关她屁事。

    林国庆知道媳妇儿不喜欢聊那边的事情,便直接转头换话题了。

    “妈,你这是拉了多少笋回来啊?”

    梁生娣恶狠狠的咬了口馒头,边嚼吧嚼吧的感受那股麦香味,边不甚在意的说着,

    “我咋知道有多少,我就让超超管着车,自己挖一箩筐就来倒一次。你别说,还得是三轮车好呀!不然这么多笋,我来回背三趟我都背不回来啊!”

    说着她看向儿媳妇儿,“春花,咱啥时候晒笋干?”

    去年的梅干菜夏天就吃完了,笋干更是早就见底了,她馋笋干馋好久了,笋干丝瓜汤!笋干菌菇汤,笋干炒四季豆、笋干炒肉丝!笋干红烧肉!……

    想着想着,梁生娣的口水又开始疯狂分泌。

    沈春花哭笑不得,“最近估计没那么多时间了……”

    做笋干是件力气活,外加费时间,这两天就要秋收了,他们晚上还要去出摊,沈春花真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干这个。

    眼见得梁生娣要萎靡下去,她赶紧出主意道,“要不妈你最近几天别出去了,由你来做这个笋干?”

    家里的笋和鱼都够多了,田里还丢着黄鳝笼和长竹篓呢,昨天那堆螃蟹和虾沈春花都浸在黄酒酱油调制的酱料桶里了,螺蛳养在盆里等着晚上下锅,真不缺这些了。

    倒是梁生娣想吃笋干,那要不她自己来做点?

    梁生娣捧着小半个馒头,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嗝,“啊……我不会啊……”

    “我教你!很简单的!”沈春花指着那车冬笋说道,“你一会儿也休息休息,等休息完了,就把这车笋扒了,扒完再切片,切得均匀点,别太薄也别太厚,总会吧?”

    这堆事儿其实就够干一天的了,梁生娣干的生疏的话,估计得要个一天。切一天冬笋,那手都得起泡。

    “切完估计要分好几锅煮,倒点盐和几滴油进去,三四分钟就能出锅了,这个倒是快的,主要是晒晒麻烦。要先给笋片控个水,然后一片片的码在簸箕上。

    记得要散开,每片都得展平了,不能堆一起,这两天太阳好,估计晒个三天差不多就能干了。但要久放就得晒五天。咱家的簸箕要是不够的话,你要不看着再做两个?”

    梁生娣又打了个嗝,挺想拒绝的,不是她懒,就是觉得自己干不了这活……然后她就听到沈春花说,

    “等月底,咱要不再弄只鸡或者鸭,煲个笋干鸡汤?要么笋干老鸭煲?

    “好的。”梁生娣从善如流道,

    我一会儿吃完饭就干,这些笋够吗?晒干以后估计没多少吧,要不我下午再去挖一点,明天一起切?

    沈春花憋着笑和林国庆对视一眼,

    您自己看着办吧,十斤笋出一斤干,您要是想多吃点,就多挖点呗!

    多晒点了,就能吃久点,过年咱也能吃不是?

    行!梁生娣点点头,那我下午再出去。

    一想到什么笋干炖鸡,笋干老鸭煲的,她就觉得浑身都有用不完的劲儿。

    您去呗,晚上咱们吃爆炒螺蛳和红烧黄鳝,再来碗小白菜鸡蛋汤,您看看还有什么想吃的?

    婆婆又要加大马力干活了,这不得好好补补?沈春花都做好了梁生娣要点肉菜的准备了,结果人老人家摆摆手。

    不用了,就这些,等我笋干晒完能吃了,你们别忘记炖鸡……算了,我这次想吃老鸭煲。

    林国庆哈哈哈的笑出了声,您放心!后头的鸭还小,我买一只老鸭来也得给您炖了煲汤喝!

    梁生娣安心了,打着今天天不黑就不回来的想法,吃完饭就忙着把三轮车里的笋清空后,又拖着林书超出门了。

    沈春花叮嘱梁生娣一会儿可千万别再让老三一个人待着了,要是被人贩子抱走可就完犊子了。

    梁生娣满口答应,说刚才让孩子看着车,她也是在不远的地方挖笋,要是上山的话,会让他跟着一起去。

    可怜的小老三,哈欠连天,才刚眯了一会儿,就被抱上三轮车了,直接窝在车厢里头一歪就睡过去了。

    林书超四岁的人生里,第一次后悔一定要跟着奶奶出门了……

    ——————————————

    我有个问题,就是说,大家觉得我有在写扶贫吗?

    我自认为没有吧……为什么都说男女主在给别人家养孩子?在帮这个帮那个的?

    哪怕是林玉兰家,春花她们夫妻俩也没倒贴钱出去吧?甚至都没无缘无故给谁饭吃,连梁生娣给林玉兰送鱼汤那鱼都是她自己河里捞的,不要钱。

    让五妮六妮帮忙养鸭子,他们自己也赚钱的。现在梁老太太也在干活了,林家四个小的,要么在上学要么还太小,不找五妮六妮,他们也没那么多精力养鸭子的。

    人又不是一座孤岛,总不能真的关上门只管自家过日子吧?你不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伸手帮别人一把,等你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人家又凭啥要来帮你呢?

    更何况是原本就关系很好的亲人,不是仇人也不是陌生人……

    啊啊啊啊((?(//?Д/?/)?))/这两天写得我有点裂开

    【第108章第108章秋收】

    今天晚上轮到林国庆卖菜去了,他揣上了两个大白馒头,最近沈春花做了一堆馒头,这是最后两个了,想着烟票暂时还没有,那就先给老石揣个馒头垫垫胃,顺便问一下昨天那条蛇的事情。

    结果,林国庆到了观前巷,却没见着老石。

    他以往都是最先到的,因为就他东西最少,揣个盒子在兜里跑路比较快,所以他也算是在帮大家打先锋。

    结果今天一群人在观前巷战战兢兢的等到收摊都没见着老石人都在议论着是不是他家出啥事了,或者明天就来了?

    结果第二天,第三天……连着一礼拜,他们都没再看见过老石。

    都是黑市同行,但也就晓得个姓氏,连名都不互相通报,想要打听有没有出事都无从下手,卖饼的老吴蹲在那看向林国庆,

    “小林啊,你媳妇儿昨天是不是还给了老石一条蛇让他帮着转手?”

    林国庆愣了愣,“啊,是啊……”

    “总不能是你那蛇太精贵了,卖了个大价钱吧?”言下之意,老石可能携款跑路了。

    林国庆翻了个白眼,“吴叔你瞎说啥呢,那就是条最普通的水蛇,连毒都没有,还不大,能卖个屁巨款。再说了,石哥不是那种人!”

    老石身为一个票贩子,干的事情可能是违法的,但他的人品绝对有保证,林国庆夫妻俩在观前巷卖了大半年的菜了,最一致的意见就是对老石的称赞。

    反过来说,老石要是真带着卖蛇钱跑路了,他们也没啥损失啊,蛇是自己钻的黄鳝笼,连力气都没花。所以,还是想着人能平安就行。

    老石没来的事,大家纠结了几天,也就没精力想太多了,因为后面几天,沈春花夫妻俩也暂停了半夜的卖菜生意,因为四河村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秋收,太累了,晚上必须得睡觉了。

    天才刚亮,村里广播就从四面八方的电线杆柱子上响了起来,喊着大家快点去田里集合。

    青壮年男男女女们便排成一排,挥舞着镰刀,整整齐齐的往前推进,金黄色的稻田如果从高空处俯视下来,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伏下去。

    镰刀都是提前磨好了的,要是镰刀不快,就只能靠胳膊拽,一天下来,那手就得废了。

    你还不能偷懒耍滑,秋收是大事情,再好说话的小队长都不允许你比别人慢太多,慢了,就扣工分。

    收割后的稻子当天就得完成脱粒。捆稻、挑稻、轧稻、扬谷、堆草垛,田间地头,整个村子的人都动了起来,分工明确,流水作业。

    没轮到割稻的女人们则在他们后头收拾着割下来的水稻,拾掇整齐了,再用稻谷杆打捆,堆到田边去,等着人来挑到打谷场去

    割稻也好,捆稻也好,都得一直弯腰驼背低着头,一天下来,那腰能疼的直不起来。

    年纪稍大一点的老头们挑着担子从谷场到田里各种来回,刚割的稻把沉甸甸的,赤脚挑担走在湿烂的田岸上,泥泞打滑;走在干硬的渠道上,脚底烫得生疼。

    平时不上工的老婆子和娃娃们,这会儿也都会来田里帮忙,算临时工,大人能记上3分工,小孩2分,不过要8岁以上,太小的不要。堆草垛、捡稻穗稻谷就是他们的活。

    但那些小的依然会跟来,累的活干不了,拎着篮子跟在后面捡掉落下来的稻谷粒也好,虽然这些谷粒也都得一起拿到打谷场去,谁家都不准私吞。

    但是,多捡半斤谷子,总有一粒能分到自己家不是吗?

    等孩子们放学,或者周末不上课,就都一窝蜂的都冲到了田里去,边捡着谷子边背着学校里老师教的古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书超和淑美还小,不会,但是他们会混,跟在哥哥姐姐们身后,一起咿咿呀呀的摇着小脑袋。淑美是真的在啊啊啊,小老三跟到最后还真能七七八八的来上两句了。

    在田里忙着的大人们,很多都不知道孩子们在背什么玩意儿,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妨碍她们觉得孩子们的学费没白交,以后个个都能有大出息!

    被安排在打谷场里打谷的队员们各个捂得严严实实的,大草帽配上快捂到眼睛了的大棉布。

    偶尔一个不留神给机子喂太多稻穗了机器还会罢工,不仅得伸手抠稻穗,还要把肚子的里的谷草也倒干净。没个一小时,根本没法重新上岗。